“共享厨房”引争议 民间慈善之路如何走?

新闻背景:


(相关资料图)

郑州“共享厨房”事件迎来官方通报。据报道,有关部门表示,经查,“共享厨房”合伙人张某某家庭名下有90.2平方米小产权房一套、40.52平方米小公寓一套,分期付款购买白色马自达3轿车一辆。社会爱心人士赠予款额579888.25元,款项保存在银行卡、微信及支付宝中,均未支出。

事件仍需继续调查

面对“排量式”的质疑,当地官方及时通报。从通报内容看,此前一些网友所质疑的问题并不存在,比如所谓“开宝马住别墅”实属信口开河。张某某确实有房有车,而房是自住房,买车也不是一次性付款,认为他靠“共享厨房”而发家致富,并不属实。

但是,这并不能平息舆情。因为,公众更为关心的是,抗癌“共享厨房”九年以来,每年收到的捐赠,包括日常生活物资和善款,是如何使用的?是否真正用到病人及其家属身上?是否向社会公开过清晰的捐赠流向?

公益与生意是否应该“绝缘”?

有网友认为,个体做公益的力量是有限的,而爱心事业是有成本的,赚点钱无可厚非,非要穷困潦倒才能凸显正义感吗?“共享厨房”从一开始赢得鲜花掌声,到如今引发“是公益还是生意”的质疑,一个核心问题是公众对“公益与生意是否应该‘绝缘’”的认识不一。

现实中,不仅是张某,各地不少类似的“共享厨房”,大都是采取“公益+商业”的运营模式。而公益慈善商业化,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。由于没有任何监管,只凭良心,这些捐赠到底是进了运营者的手里,还是真正帮助了患者家属,就成为一笔无人知晓的“糊涂账”。

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“生命线”

慈善活动的成本如何核定?是否允许其有微利以维持运转?人们反感的不是爱心活动赚取一定利润或声望,而是公益与商业不分甚至“挂羊头卖狗肉”。我们不能苛求献爱心之人“勒紧腰带”生活,超出通常能力限度的爱心之举注定不可能走远。正如网友所说:“有很多人需要公益力量的帮助,哪怕它不够完美”。

不能让张某某寒心,也不能让爱心人士痛心。如果他们捐赠的财物未能合理使用,如果共享厨房体现不了初衷,受伤的恐怕不只是在那里做饭的患者和家属,还包括社会大众,乃至慈善事业。人们常说,要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“透明口袋”。做慈善,需要善心,也需要专业能力,更需要主动接受监督的行动自觉。越透明越能赢得信任,越能行稳致远,越能实现良性发展。

(以上综合工人日报、人民网、红网)

V视角:

@滚雪球:做人做事,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。

@西兰花来乐:被“流量”带火的共享厨房,最终被“流量”反噬。

@星际穿越:希望事件能进一步调查清楚。

@海之心:不能让做慈善的人寒心。

@草原的小蘑菇:到底是生意还是公益?

中国经济网编后语:

“共享厨房”引发争议也是一件好事。“民间慈善”或许只是来自于普通人的一些想法,起初难以面面俱到,指望他们能拿捏好“边界感”更是困难。中国这么大,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,这很正常,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。这个共识就是,民间自发的慈善应当被呵护。只有让民间慈善有法可依、有路可走,才能既不让行善者心寒,也能保障好公众的知情权。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

“共享厨房”引争议 民间慈善之路如何走?

新闻背景:郑州“共享厨房”事件迎来官方通报。据报道,有关部门表示,经查,“共享厨房”合伙人张某某家庭

来源:中国经济网2023-04-18

各有心思!从G7外长会看貌合神离的西方大戏

七国集团(G7)外长会议日前闭幕,作为下个月G7峰会的“预演”,此次会议也引发不少关注。然而,尽管高唱“

来源:北晚在线2023-04-18

一季度“成绩单”出炉,中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全球微头条

4月18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:一季度生产需求企稳回升,就业物价总体平稳,居民收入持续增

来源:中国新闻网2023-04-18

蜻蜓_蜻

1、蜻蜓qīngtíng蜻蜓点水qīngtíngdiǎnshuǐ蜻蛉qīng

来源:互联网2023-04-18

蛤蚌河_蛤蚌

1、材料:蛤蚌,姜丝,米酒,花雕酒把受有的材料放进沙煲里然后把盖盖上大火煮!!

来源:互联网2023-04-18

郑钦文红土开门红,下轮迎战斯瓦泰克:我有实力挑战世界第一 全球今亮点

在总结当天比赛时,郑钦文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:“当你遇到帕克斯这样的发球大炮时,接发球非常重要。对

来源:澎湃新闻2023-04-18

【全球时快讯】“公务接待喝均价20元一瓶的白酒被处分”是堂警示教育课

“公务接待喝均价20元一瓶的白酒被处分”是堂警示教育课

来源:中工网2023-04-18

中银绒业:公司前董秘禹万明先生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个人主动申请辞职,不存在工资赔偿事宜

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4月18日讯,有投资者向中银绒业提问,转告李董事长请安抚好上届董秘禹总,处理好工资赔

来源:同花顺iNews2023-04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