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没有休止符

■头条里的中国教育庆祝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

27年前,一篇名为《咬定青山不放松——湖南汨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》的报道在1996年6月10日《中国教育报》一版头条刊发后,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,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。各地先后有20多万人次到汨罗学习取经。国家教委将推广汨罗素质教育经验列入1997年的5项重点工作之一。

27年过后,汨罗的教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?日前,记者再次前往汨罗,一探究竟。


(资料图)

推动发展依然靠改革

湖南汨罗,长乐镇中心小学。周五的校园里,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开始了。长乐故事文化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:有人敲鼓,有人舞龙,有人踩高跷……

非遗进校园活动,在这所小学开展已有10余年。不仅长乐镇,汨罗的各类各级学校,都在推进着类似活动。传统文化、劳动教育……多年来,汨罗在传承与创新中,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,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2021年7月,汨罗新一届市委、市政府班子成立,朱平波任市委书记,林恒求任市长。新班子上任的第一件事,就是抓教育,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,探索汨罗教育发展的新路径。

新任汨罗市教体局局长楚军,“用半个多月的时间,跑遍了全市的15个乡镇”。“我们在多方征求意见后,写了一篇调研报告,向市委、市政府提出一些初步的改革设想。”楚军说,内容包括精简机构、教师实行“县管校聘”、撤并小规模学校等。

当年8月27日,全市教育行政干部暑期培训,往年一般是分管副市长参会,但这次朱平波参加并讲话,“就是体现新一届市委、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,释放大力发展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”。

这次会上,朱平波提出教育改革的一揽子计划——

“六大方面”:优化学校布局、教师“县管校聘”等,描绘新时代汨罗教育的新样貌。

“四个非常”:一是本地学生非常愿意留在本土上学,外地学生想到汨罗上学;二是汨罗教师非常愿意留在本地执教,外地教师想到汨罗执教;三是城区教师非常愿意到农村执教,农村教师也想继续留在农村执教;四是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经验非常有影响、有特色,可复制、可推广。

广大群众能否接受?2021年10月25日,汨罗召开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,会上,时任汨罗市二中副校长(现为市教体局副局长)黄文德,联合20多名人大代表,联名提交《落实岳阳“基教十条”,推动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议案》,交由288名人大代表审议,人大代表们全票通过,且被大会确定为“一号议案”。

改革“先从人开始”

“有好的教师,才有好的教育。”汨罗推进新时代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“第一子”,落在了“人事制度改革”上。

“先从人开始”,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:撤销联校,实行“扁平管理”;“县管校聘”,激活教师队伍。

“联校干部人浮于事,不仅不上课,收入还比教师多”,是楚军调研时教师们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。

“每个联校实际上1—2名管理人员即可。”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张霞光说。

撤并联校改革,从古培镇开始——

腾退联校办公室,并改造同一院落的明月小学;

撤并联校,联校与镇中学合二为一,且原联校管理者回归教师身份,全部任课,每人每周至少3节。

至记者采访时,全市15所乡镇联校已全部撤并,原187名“局管干部”全部回归讲台。

“人的问题,最难处理。”在楚军看来,第二项改革“县管校聘”,难度系数也挺高。

有了此前的经验,古培镇再次成为“县管校聘”改革的第一个试点镇。

按局里的方案,全镇129名在职教师,要完成校内直聘、竞聘、镇内跨校交流,要清退24名代课教师,初中超编4人要分流出去……20余天,怎么做到全部到位?

接到任务的大众学校校长范炼、副校长赵峥,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。

——成立“县管校聘”工作领导小组;

——通过电话、网络学习他人经验;

——广泛征求意见,研究制定实施方案,公示符合直接聘用规定的教职工;

——按需设岗,填写《岗位竞聘意向登记表》,按照中层管理人员—班主任—科任教师的顺序进行选聘……

紧锣密鼓,加班加点,不到20天,工作完成:24名临聘教师全部清退,初中超编的4人,3人被分流到小学,1人被交流到较偏远的神鼎山镇。

从古培镇开始,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4771名教师全部参与各镇各校岗位竞聘,4679人竞聘成功,92人落聘。”楚军说。

布局调整为“向城区集中”

楚军的家乡神鼎山镇,有个偏僻的教学点。20多个孩子,1名退休教师带着6名临聘教师,就是全部师资。“以前汨罗素质教育要求‘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’,但现在要求教育优质均衡,这种情况怎么优质均衡?”楚军说,“全市187所中小学中,100人以下的教学点,还有56所。”

才几十个孩子的村小,年轻教师不愿去,音体美课程开不足,如何实施素质教育?何谈高质量发展?

“所以老百姓都把孩子送到城区,甚至更大的城市去上学。”张霞光说。

“既然老百姓都往城市跑,何不将教育布局向城区集中?”经过反复研讨论证,一个全新的布局调整方案出台——高中阶段学校“腾笼换鸟”,以新建一中为枢纽,在原一中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后,将原三中、四中、五中以及城区里规模不大的楚雄中学合并为“新三中”,搬到原一中的校址;初中和小学里,100人以下的学校坚决撤,200人以下的学校合理撤。从而整合资源,集中优势,努力做到“一镇一品质校”,以较快地提高教学质量。

“调整后每所学校条件都更好了,符合群众对更优质教育的追求。”桃林中学校长吴若鹏说。

截至2022年秋季,汨罗全市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65所,4796名学生并入乡镇中心校、品质校就读。与此同时,“非遗进校园、楚辞进课堂”被纳入教育目标管理考评,劳动实践被列为中小学考查科目,龙舟运动作为选考项目纳入中考评价,在全国第一个实行过程性评价,农村学校必须一校一劳动基地,城区学校必须一校一特色……汨罗在传承与创新中,不断丰富着素质教育的内涵,阔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。

【记者手记】

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灿烂的明天

本报记者李伦娥

汨罗素质教育,因为《咬定青山不放松》这篇1996年刊发在《中国教育报》上的报道,而走进全国教育人的视野中。“开风气之先”,汨罗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,至今余音绕梁,久久回响。

从1996年参与采访系列报道、2006年采写“十年回头看”,到如今一转眼又是17年过去,汨罗一直坚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。

撤销联校、原联校干部全部任课,撤并小规模学校,教师全部重新聘任……每一项,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,都如浴火重生。但曾创造出素质教育经验的汨罗教育人,排除万难,做到了!

同样,一直坚持的还有教育媒体人。中国教育报创刊40年来,始终以推进素质教育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。从湖南汨罗、山东烟台到河北、上海,从山东高密一中、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到北京育英学校……40年,素质教育的不凡历程跃然纸上;40年,教育改革的非凡成绩流于笔端。为了孩子的未来,为了更加灿烂的明天,中国教育报一直在奋斗。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6月17日第3版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

改革没有休止符

■头条里的中国教育庆祝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27年前,一篇名为《咬

来源:中国教育报2023-06-17

提升生态智慧治理能力

作者:郑杨当前,我国2 31亿公顷的森林由不到120万名全国各级林长悉心

来源:经济日报2023-06-17

湖人有望组四巨阵容?美媒列5换3比尔方案:等保罗被裁底薪投奔 今日热门

湖人有望组四巨阵容?美媒列5换3比尔方案:等保罗被裁底薪投奔,保罗,湖

来源:颜小白的篮球梦2023-06-17

黄南州主题日专场活动举办 环球速递

青羚网讯6月16日,第三届中国(青海)国际生态博览会黄南州主题日专场

来源:青海羚网2023-06-17

山无陵 山无棱_山无陵什么意思

1、上邪》出自于汉乐府民歌。2、这是一首情歌,是主人公自誓之词:海枯

来源:互联网2023-06-17

当前速递!图片制作视频软件知乎(图片批量处理软件知乎)

大家好,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图片制作视频软件知乎,图片批量

来源:乐拇指2023-06-17

世界播报:文学作品分类 文学作品分类的四分法

1、文学作品分为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戏剧四类。2、介绍:小说。以刻画人

来源:互联网2023-06-17

全球热文:北京“带押过户”跑通流程 后续将步入常态化阶段

来源: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吴静卢志坤北京报道为简化二手房交易流程,降

来源:媒体滚动2023-06-17